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

《吕式春秋.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”

鼎在古代是烹煮食物的器皿,脔指切成小块的肉。尝鼎一脔原意是尝鼎镬中的一块肉,便可知鼎镬中食物的滋味。后用尝鼎一脔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。

王安石《回苏子瞻简》:“得秦君诗,手不能舍,……余卷正冒眩,尚妨细读,尝鼎一脔,旨可知也。”


述宾 脔,切成块的肉。尝了鼎里的一块肉,就可以知道一鼎食物的味道。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”朱自清《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》:“可惜这部诗选又是一部未完书,我们只能够尝鼎一脔!”△用于表示事情物理。→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因小见大

  • 【尝】: 尝 (嘗) cháng 辨别滋味:尝食
  • 【一脔】: 1.一块切成方形的肉。庄子·至乐:“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臠。”淮南子·说林训:“尝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。” 宋秦观 与参寥大师简:“ 黄 诗未有力尽飜去,且録数篇,尝一臠足知一鼎味也。”2.用作数量词。一块。淮南子·说林训:“尝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。”

  • 炯炯有神:

    炯炯:光亮的样子。形容目光明亮有神采。明.李开先泾野吕亚卿传:“先生头颅圆阔,体貌丰隆,海口童颜,轮耳方面,两目炯炯有神,须虽整秀,惜不多耳。”三侠五义六二回:“庄致和见那道人骨瘦如柴,仿佛才病起来的


    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无面见江东】无面见江东解释,无面见江东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无面见江东】无面见江东解释,无面见江东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无面见江东】无面见江东解释,无面见江东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寸木难支】寸木难支解释,寸木难支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寸木难支】寸木难支解释,寸木难支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寸木难支】寸木难支解释,寸木难支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心如火焚】心如火焚解释,心如火焚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心如火焚】心如火焚解释,心如火焚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心如火焚】心如火焚解释,心如火焚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腹笥便】腹笥便解释,腹笥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腹笥便】腹笥便解释,腹笥便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腹笥便】腹笥便解释,腹笥便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江心补漏】江心补漏解释,江心补漏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江心补漏】江心补漏解释,江心补漏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江心补漏】江心补漏解释,江心补漏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尝鼎一脔】尝鼎一脔解释,尝鼎一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履薄临深】履薄临深解释,履薄临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履薄临深】履薄临深解释,履薄临深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履薄临深】履薄临深解释,履薄临深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