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尚书.虞书.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,允若兹。嘉言罔攸伏,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’”
《尚书》载有“野无遗贤”句,是称颂朝政清明,人才都被录用之意。后遂用为咏清明盛世之典。
唐.唐彦谦《留别四首》其三:“登庸趋俊乂,厕用野无遗。”
主谓 乡野间没有遗弃不用的人才。谓贤才都被录用。后用以称颂人尽其才的清明之治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,允若兹。嘉言罔攸伏,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’”※遗,不读作wèi。△褒义。多用于称颂清明的朝政。 →人尽其才 ↔重贿轻贤。也作“野没遗贤”、“野无遗才”。
溱洧之讥:
诗.郑风.溱洧:“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。且往观乎!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芍药。”诗序:“溱洧,刺乱也。兵革不息,男女相弃,淫风大行,莫之能救焉。”后因以“溱洧之讥”指淫6*乱。宋 陆游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