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魏摩崖刻石。全称“魏故兖州刺史荧阳文公郑羲之碑”,或称“郑羲碑”。宣武帝永平四年(511)刻。有两碑:一在今山东平度市天柱山崖,称上碑;一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云峰山摩崖,称下碑。两碑文大体相同,但上碑比下碑字小。因下碑结衔下刻“草”字,故有草稿之说。内容记载郑羲生平事迹及著述,但碑文谀词失实。因与郑羲季子道昭在云峰山等处的题名、题诗,如出一手,清包世臣即以为郑道昭所书,并大加赞赏。楷书,笔力雄强,为书法家所推崇。
" />
郑文公碑
直崇政院:
官名。五代后梁改崇政院直学士置,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名枢密院直学士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