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海塘形式之一。用条石纵横叠砌,外形似鱼鳞状的重型海塘。黄光升于明嘉靖二十一年(1542)在浙江海盐修筑海塘时首创。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,称“鱼鳞塘”。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浙江巡抚朱轼在海宁老盐仓筑海塘时加以发展改进:在每塘塘石上下左右均加凿槽榫;在合缝处加灌石灰糯米汁油灰;在条石间加铁攀嵌扣;塘基增设梅花桩。称“鱼鳞大石塘”。乾隆初年定为永久性海塘的标准。正式规定塘身为十八层,每层用厚一尺、宽一尺二寸,长约五尺的条石丁顺间砌,总高一丈八尺,底宽一丈二尺,顶宽四尺五寸,每丈用石料约17立方米,重47吨以上。条石间嵌扣铁锔、铁锭。塘基密布梅花桩,上筑三合土。并规定塘身九层以外砌坦水二道。据乾隆五十二年(1787)统计,已筑鱼鳞大石塘八6*九十里,并用千字文编序号,立石碑于塘顶,以便于管理。
宾先吧芝:
荷兰人。外交使臣。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,奉荷兰国王命使华。曾觐见圣祖,请扩大贸易,被清廷准为五年通贡一次,并受圣祖之托传信俄国,速派使臣来华议定疆界,以息雅克萨争端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