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

亦作迷途知反。迷:迷路;反:同返,返回。迷失道路后知道返回。比喻犯了错误知道改正。袁术(?-199年),字公路,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西南)人。袁绍之弟,初为虎贲中郎将。董卓专权时,占据南阳,后遭袁绍、曹操攻击,率余众割据扬州,后为曹操所破、病死。袁术退据扬州之时,致书陈珪,请其出山相辅。陈珪回信道:“当今虽值衰世,而朝廷尚未苛暴。曹操神武英明,又逢时运,将扫平凶恶,清定海内。将军你应当和曹操戮力同心,匡扶汉室,而您却暗中图谋不轨,以身试祸,岂不令人痛惜。如果能知错而改,或许还能避开此难。我出于旧交,才陈述实情,虽然忠言逆耳,却大有益处。想让我依附于你,则至死不能。”

【出典】:

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术传》卷6第209页:“珪答书曰:……曹将军神武应期,兴复典刑,将拨平凶慝,清定海内,信有征矣。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,匡翼汉室,而阴谋不轨,以身试祸,岂不痛哉!若迷而知反,尚可以免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齐·刘绘《为豫章王嶷乞收葬蛸子响表》:“但矢倒戈,归罪司戮,即理原心,亦即迷而知返。” 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与!”


连动 迷路后懂得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术传》:“若迷而知反,尚可以免。”△多用于改正错误方面。 →迷途知返 ↔迷而不返。也作“迷而知返”。

  • 【迷】: 迷 mí 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别、判断的能力:迷信
  • 【反】: 反 fǎn 翻转,颠倒:反手(a.翻过手,手到背后;b.反掌)

  • 雁南燕北:

    比喻两地分离。说岳全传第三四回:“几载飘零逐转蓬,年来多难与兄同。‘雁南燕北分飞久,蓦地相逢似梦中。” 并列 比喻异地分离。说岳全传34回:“~分飞久,蓦地相逢似梦中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亲人、朋友间的分离


    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解释,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解释,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解释,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重起炉灶】重起炉灶解释,重起炉灶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重起炉灶】重起炉灶解释,重起炉灶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重起炉灶】重起炉灶解释,重起炉灶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成败兴废】成败兴废解释,成败兴废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成败兴废】成败兴废解释,成败兴废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成败兴废】成败兴废解释,成败兴废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俎上肉】俎上肉解释,俎上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俎上肉】俎上肉解释,俎上肉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俎上肉】俎上肉解释,俎上肉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情长纸短】情长纸短解释,情长纸短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情长纸短】情长纸短解释,情长纸短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情长纸短】情长纸短解释,情长纸短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迷而知反】迷而知反解释,迷而知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货赂大行】货赂大行解释,货赂大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货赂大行】货赂大行解释,货赂大行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货赂大行】货赂大行解释,货赂大行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