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简称工关,又称工部分司。清代工部所属之税关。顺治初仿明工部抽分之制设。分置于水陆要冲或商品集散之地。关前立木榜,刊刻税则。掌征通关竹木税,并兼领征盐茶及商货税课,由工部营缮、都水二司稽核。雍正十年(1732)所掌已达十四处,即盛京木税,吉林木税,伊犁木税,直隶潘桃口等处木税,山西杀虎口等处木税,山东临清关,江苏龙江关、宿迁关,安徽芜湖关,浙江南新关,湖北荆关、新关,湖南辰关,四川渝关。每榷关分设大关、分口、分巡口等征税口岸,由部遣关差或委员掌关政,由书吏、家人、巡拦、哨丁等吏役巡查稽征。十四榷关的定额为白银每年四十余万两。咸丰时因战争停废数关,光绪时陆续恢复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归度支部管理。
海罗罗:
即海彝。清代云南沾益、平彝境内彝族的别称。以住在平川,种植水稻而得名。与汉族杂居,居处饮食、衣服悉如汉人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