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
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

600—664

唐洛州缑氏(今河南偃师陈河村附近)人,俗姓陈,名袆。法相宗创始人,通称三藏法师。十三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,法名 玄 奘。唐武德元年(618)从长安至成都,从道基、宝暹等受学,崭露头角。后又游历荆州(今属湖北)、相州(治今河南安阳市)、赵州(治今河北赵县)等地,武德末年再入长安。他在国内遍访名师,学业日进,然仍感到所说纷歧,难得定论,决心去天竺取经求法。贞观元年(627,另有二年、三年说)从长安出发,经凉州(治今甘肃武威市),渡玉门关,孤身穿越沙碛,历尽艰辛,到达高昌,而后取道焉耆、龟兹,越凌山,经粟特(昭武九姓)诸国境,后入天竺。在摩揭陀国(Magadha,相当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加雅地区)的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,时达五年,后又游历天竺各地,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,名震五竺。贞观十七年谢绝戒日王和那烂陀寺僧的挽留,携带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及佛像、花果种子等,启程返国。于十九年初回到长安。历时十数年,行程五万里,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。以后在弘福寺、慈恩寺等处译出经、论七十五部,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。多用直译,笔法谨严。所译经籍,对丰富祖国宗教文化有一定贡献,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,世称“新译”,又将在西域和印度亲历见闻,撰写了《大唐西域记》十二卷,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印度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和从事考古的重要资料。译《老子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为梵文,传入印度。由于其成就卓越,所以民间广泛流传他的故事。如元吴昌龄《唐三藏西天取经》杂剧、明吴承恩《西游记》小说等,皆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,故俗称他为唐三藏或唐僧。

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" />

玄奘

  • 【玄奘】:602—664 原名陈袆,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,唐代高僧,通称三藏法师,13岁出家,629年从长安西游,历尽千辛万苦,到达印度,645年回到长安,带回经书657部,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,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,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、地邑、物产、习俗等
  • 【玄】: 玄 xuán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:玄妙
  • 【奘】: 奘 zàng 壮大,多用于人名,如中国唐代和尚“玄奘”

  • 赵熙:

    ?—947 五代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,字绩巨。后唐天成二年927为史馆修撰。后晋天福六年941为秘书少监,预修唐书。书成,授右谏议大夫。契丹灭后晋,被任为括钱使,至晋州,为百姓杀死。


    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大府之宪】大府之宪介绍,大府之宪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大府之宪】大府之宪介绍,大府之宪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大府之宪】大府之宪介绍,大府之宪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李之仪】李之仪介绍,李之仪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李之仪】李之仪介绍,李之仪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李之仪】李之仪介绍,李之仪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外交报】外交报介绍,外交报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外交报】外交报介绍,外交报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外交报】外交报介绍,外交报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易服】易服介绍,易服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易服】易服介绍,易服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易服】易服介绍,易服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松花笺】松花笺介绍,松花笺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松花笺】松花笺介绍,松花笺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松花笺】松花笺介绍,松花笺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玄奘】玄奘介绍,玄奘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寿皇】寿皇介绍,寿皇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寿皇】寿皇介绍,寿皇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寿皇】寿皇介绍,寿皇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