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在漕粮正税之外所征各项附加银、米之统称。主要用于漕运开销。亦称“随漕”。明宣德时,漕粮征收始有各种加耗,如轻赍银、随船作耗米等。清代项目更多,有随船正耗、轻赍银、易米折银、随漕席木竹板、官军行月钱粮、赠贴银米,以及造船料价等。漕项随漕粮正税征解,地方又有额外浮收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,令各省随漕截银免解道库,径令州县给发。乾隆七年(1742)定江南漕米增耗永免停支例,规定各省收漕州县除漕项外别收漕耗银米,皆供兑漕杂费及州县办公之用。道光、咸丰间,并入地丁项下带征。漕粮改征银两后,所有未经归并漕项统并入正税征收。参见“轻赍银”、“随船作耗”、“易米折银”、“随船正耗”。
校事:
官名。东汉建安中曹操置,以身边地位较低的亲信充任。负责监察百官及吏民,直接隶属于曹操,威权甚大。三国魏沿置,亦称抚军校事或抚军都尉,权势仍极大。齐王曹芳嘉平中司马氏控制朝政后罢。吴亦置,又称典校、典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