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

《世说新语.简傲》:“王子猷(晋王徽之,字子猷,王羲之子,性格卓荦不羁)作桓车骑(桓冲字幼子,《世说新语》附《释名》说字玄叔,亦称‘车骑’)参军(官名,晋及南北朝时,诸王府及将军开府都设此职,是重要的参议军政的慕僚),桓谓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(近来)当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视,以手版拄颊云:‘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’”

王徽之身为参军官,久不愿理事,桓冲促其料理,王却傲然不作回答,以笏拄颊说的话,正表现出他的心志根本不在府中事务上,而在于闲逸适志。

旧因以“拄笏看山”比喻虽在高官而有闲情雅致。

宋.苏轼《次韵胡完夫》诗:“老去上书还北阙,朝来拄笏看西山。”(《分类东坡诗》十九)


并列 拄,顶着,支撑;笏,手板;拄笏,用手板撑着面颊,若有所思的样子;看山,欣赏山景。形容在官却有悠然闲情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。桓谓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当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视,以手板拄颊云:‘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’”宋·陈与义《漫郎》:“漫郎功业大悠然,拄笏看山了十年。”※拄,不读作zhù;笏,不读作wù。△多用于描写为官忙里偷闲,悠然自得之态。也作“拄笏西山”、“拄颊看山”。

  • 【拄笏】: 见“ 拄笏看山 ”。
  • 【山】: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 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 形容大声:山响

  • 正名定分:

    辨正名分,使名实相符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非有复译不可》:“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,试来译几篇。但这就又是‘批评家’的材料了,其实,正名定分,他是应该叫做‘唠叨家’的。”钱锺书《围城》二:“享受了丈


    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一字百炼】一字百炼解释,一字百炼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一字百炼】一字百炼解释,一字百炼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一字百炼】一字百炼解释,一字百炼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】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解释,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】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解释,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】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解释,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鹤鸣之叹】鹤鸣之叹解释,鹤鸣之叹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鹤鸣之叹】鹤鸣之叹解释,鹤鸣之叹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鹤鸣之叹】鹤鸣之叹解释,鹤鸣之叹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掬指】掬指解释,掬指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掬指】掬指解释,掬指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掬指】掬指解释,掬指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彻首彻尾】彻首彻尾解释,彻首彻尾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彻首彻尾】彻首彻尾解释,彻首彻尾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彻首彻尾】彻首彻尾解释,彻首彻尾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拄笏看山】拄笏看山解释,拄笏看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囊颖出】囊颖出解释,囊颖出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囊颖出】囊颖出解释,囊颖出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囊颖出】囊颖出解释,囊颖出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