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

束:捆、扎。捆起来放到高高的阁楼中去。比喻弃置不用或搁下不用。庾翼(305-345年),字稚恭,颍川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人,庾亮之弟,初为陶侃府参军,迁南郡太守。庾亮死后,代镇武昌,任荆州刺史。晋康帝时庾翼欲率众北伐后赵石虎,上书朝廷,朝议不允,便自行征发兵丁、车马,移屯襄阳,未果病终。庾翼少时就有经纶大略,风仪秀伟,当时杜乂、殷浩并以才名著称于世,庾翼却很看不起杜乂、殷浩,常对人说:“这种人应该捆起来扔到高高的阁楼里去,等到天下太平了,然后再考虑怎么任用他们。”

【出典】:

《晋书》卷73《庾翼传》1931页:“京兆杜乂、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,而翼弗之重也,每语人曰:‘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朱彝尊《跋〈大戴礼记〉》:“自小戴之书单行,而《大戴记》遂束之高阁。” 梁启超《变法通议·议科举》:“然则出洋学生中之未尝无才,昭昭然矣。顾乃束之高阁,听其自穷自达,不一过问。”


述补 阁,小楼。把东西捆起来放在小阁楼上,表示不用或不管它。语出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每语人曰:‘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!’”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,只是把它空谈一阵,束之高阁,并不实行,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。”△多用于比喻不用或不管。→庋之高阁 置之不理。也作“庋之高阁”、“束之高屋”、“束置高阁”、“束在高阁”、“置之高阁”、“置诸高阁”。

  • 【束】: 束 shù 捆住,系:束缚
  • 【高阁】: 1 ∶高度较大的阁楼2 ∶用以贮藏存放书、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

  • 日下无双:

    南史.伏挺传:“(挺)博学有才思,为五言诗,善效谢康乐体。父友乐安、任昉深相叹异,常曰:‘此子日下无双。’”日下,指京城。“日下无双”谓京城没有第二个,极言其才华出众。后因用为称道人有异才之典。宋.李


    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改朝换代】改朝换代解释,改朝换代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改朝换代】改朝换代解释,改朝换代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改朝换代】改朝换代解释,改朝换代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无时无刻】无时无刻解释,无时无刻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无时无刻】无时无刻解释,无时无刻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无时无刻】无时无刻解释,无时无刻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梦撒寮丁】梦撒寮丁解释,梦撒寮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梦撒寮丁】梦撒寮丁解释,梦撒寮丁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梦撒寮丁】梦撒寮丁解释,梦撒寮丁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以眦睚杀人】以眦睚杀人解释,以眦睚杀人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以眦睚杀人】以眦睚杀人解释,以眦睚杀人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以眦睚杀人】以眦睚杀人解释,以眦睚杀人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扶老】扶老解释,扶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扶老】扶老解释,扶老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扶老】扶老解释,扶老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束之高阁】束之高阁解释,束之高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载酒问字】载酒问字解释,载酒问字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载酒问字】载酒问字解释,载酒问字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载酒问字】载酒问字解释,载酒问字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