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内蒙古卓资县城。1948年置龙胜县治此。1952年改为卓资县。因镇东有山,顶平如桌,故名 “桌子山”,后雅化为卓资山,镇因以名。
在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中部、黑河北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3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以山名,因镇东有山,顶平似桌子而得名桌子山,后雅化为卓资山。1946年起为县治。1958年属上游公社,1962年改城关镇公社,1981年改卓资山镇。农产以蔬菜为主。有五金、皮毛、砖瓦等厂。卓资山烧鸡闻名。京包铁路经此,有公路连接110国道。
金窟山:
在今江西金溪县东。舆地纪胜 卷29抚州: 金窟山 “在金溪县东。前有金窟,又有仙人麻鞋迹,宛然而存”。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: 金窟山“高三百丈,周十五里,与银山相连。中有石窦,乃旧日采金之所”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