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“百无一失”、“万无一失”。汉.王充《论衡.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,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二○回:“仲父之谋,百不失一!”
主谓 形容精确而周密,不出差错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须颂》:“从门庭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;如登堂阀室,百不失一。”△用于确有把握。→万无一失 万不失一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。
讳兵畏刑:
谓慎于用兵和用刑。宋 张耒大礼庆成赋:“于惟祖宗,有常则兮。讳兵畏刑,后货食兮。政有损益,兹不易兮。” 并列 忌讳轻易用兵,害怕随意用刑。宋·张耒大礼庆成赋:“于惟祖宗,有常则兮。~,后货食兮。政有损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