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潮水灌溉的农田。此潮水系指受海潮顶托的江河下游低洼地区和河口地区的河水,利用其涨落来灌溉农田。分水上潮田和陆上潮田两种。水上潮田是以木桩作架,将水草和泥土置于架上以种植庄稼并以上涨的河水自行灌溉的水田,此田战国时期百越(今广东、广西地区)已出现。陆上潮田起初出现于三国吴的南京地区,之后向长江下游沿岸特别是太湖周围低洼地区发展。潮田均广布于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沿岸潮汐发育地区。明《濒海潮田议》:“凡濒海之区概为潮田,盖潮水性温,发苗最沃,一日再至,不失晷刻。虽少雨之岁,灌溉自饶。其法,临河开渠,下与潮通,潮来渠满,则闸而留之,以供车戽。中沟塍地梗,宛转交通,四面筑围,以防水涝。凡属废坏皆成膏田。”
钟(鍾)相:
?—1130 宋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。初以县属唐封乡水连村为据点,利用宗教组织农民,自称“老爷”,亦称“天大圣”。提出“等贵贱、均贫富”等主张,深受周围数百里农民拥护。靖康二年1127,其子昂一作钟子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