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秦国宫名。在渭水南,与咸阳宫相对。《七国考》引《三辅故事》谓秦昭王为通咸阳宫与兴乐宫作渭桥,是昭王时已有此宫;又《三辅黄图》以为兴乐宫秦始皇造,汉修饰之。周围二十余里,汉太后常居之。汉时名长乐宫。
戚学标:
1742—1825 清浙江太平今温岭人,字翰芳,号鹤泉。乾隆进士,官河南陟县知县,后改宁波府学教授。旋归主紫阳、崇文两书院讲席。从事著述不倦,所著汉学谐声用说文明古音,为乾嘉治声韵学者之一派。另著有毛
历史知识战国秦国宫名。在渭水南,与咸阳宫相对。《七国考》引《三辅故事》谓秦昭王为通咸阳宫与兴乐宫作渭桥,是昭王时已有此宫;又《三辅黄图》以为兴乐宫秦始皇造,汉修饰之。周围二十余里,汉太后常居之。汉时名长乐宫。
戚学标:
1742—1825 清浙江太平今温岭人,字翰芳,号鹤泉。乾隆进士,官河南陟县知县,后改宁波府学教授。旋归主紫阳、崇文两书院讲席。从事著述不倦,所著汉学谐声用说文明古音,为乾嘉治声韵学者之一派。另著有毛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