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
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

古代对于天象运行道理之说明。具体观点依其对天和道的不同理解而异。殷人认为天有意志,主宰人事,故谓“天道福善祸淫”(《书·汤诰》)。周人提出“敬德”思想,谓“天亦哀于四方民,其眷命用懋,王其疾敬德”(《书·召诰》),认定人力可以济天道之不足。春秋时期,郑国子产提出:“天道远,人道迩,非所及也。”(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)对天道之主宰性提出怀疑。越国范蠡则谓:“天道皇皇,日月以为常。”(《国语·越语》)视天道为日月运行之规律。战国时期,思孟学派认为“诚者,天之道也”(《孟子·离娄上》)、“不诚无物”(《礼记·中庸》),把殷周主宰性之天道观改造为创造万物之主观精神本体。老庄学派则主天道自然无为之义,谓“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”(《老子》第七十三章),“天道运而无所积,故万物成”(《庄子·天道》)。荀子扬弃道家关于天道自然无为之义,赋予物质性之内容,提出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”(《荀子·天论》),以天道为“天行”,即天体运行之规律。西汉董仲舒继战国邹衍之后,将殷周时期天道观发展成为系统的天人感应论,以天道比附人事,谓“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”(《春秋繁露·基义》)。东汉王充继承先秦道家和荀子的天道观,提出“天道无为”,万物无“故”而“自”生(《论衡·自然》),反对天人感应论。至唐,柳宗元、刘禹锡发展秦汉以来之自然天道观,提出“天之道在生植,其用在强弱”(《天论上》),以天道为万物生长、发展之规律,否认天道之意志性。入宋,理学家专言“天理”,罕言“天道”,而所谓天理,即指纲常伦6*理,具有道德属性。张载摈弃天理之道德属性,赋予“天道”以物质属性,谓“由太虚有天之名”、“由气化有道之名”(《正蒙·太和》),实则以天道为“气”之流行变化。明清学者大体仍本宋儒之说,或以天理言天道,或以气之流行变化言天道。

  • 【天道】:自然规律天道变化。--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天演论
  • 【观】: 观 (觀) guān 看,察看:观看

  • 围趣栅:

    地名。在今陕西眉县东南。北魏永安三年530万俟丑奴围岐州,遣别将尉迟菩萨等自武功南渡渭水,攻取围趣栅,即此。


    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安居骨】安居骨介绍,安居骨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安居骨】安居骨介绍,安居骨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安居骨】安居骨介绍,安居骨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黄乾曜】黄乾曜介绍,黄乾曜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黄乾曜】黄乾曜介绍,黄乾曜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黄乾曜】黄乾曜介绍,黄乾曜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萧子良】萧子良介绍,萧子良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萧子良】萧子良介绍,萧子良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萧子良】萧子良介绍,萧子良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杂犯律】杂犯律介绍,杂犯律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杂犯律】杂犯律介绍,杂犯律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杂犯律】杂犯律介绍,杂犯律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曲沃武公】曲沃武公介绍,曲沃武公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曲沃武公】曲沃武公介绍,曲沃武公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曲沃武公】曲沃武公介绍,曲沃武公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天道观】天道观介绍,天道观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寰宇通志】寰宇通志介绍,寰宇通志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寰宇通志】寰宇通志介绍,寰宇通志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寰宇通志】寰宇通志介绍,寰宇通志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