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卷四十五汉.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语曰‘以筦窥天,以蠡测海,以筵撞钟’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!”唐.李善注引《说苑》:“赵襄子谓子路曰:‘吾尝问孔子曰:“先生事七十君,无明君乎?”孔子不对,何谓贤邪?’子路曰:‘建天下之鸣钟,撞之以筵,岂能发其音声哉?’”
筳,细草茎。用草茎撞钟,钟不会发出声响。后用以比喻做事不得其法,得不到反响或不自量力。
唐.韩愈《答张彻》诗:“微诚慕横草,琐力摧撞筳。”
晋明:
易.晋:“晋,进也。明出地上。”后以“晋明”谓英明,圣明。宋 沈遘贺正表之三:“伏以具物于春……恭惟陛下临教保民,晋明烛蔀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