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湖南岳阳市东白荆堤下。宋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:石壁潭“亦谓之钓丝潭,其深莫测。夏秋水涨,一日之间或增或减,土人以为龙出入此潭。其间多蛟蜃,为行旅之患。滕子京作碑堤上,戒往来者使陆行”。
②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一》:石壁潭“下有龙湫,深不可测”。
英额门:
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历史地名①在今湖南岳阳市东白荆堤下。宋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:石壁潭“亦谓之钓丝潭,其深莫测。夏秋水涨,一日之间或增或减,土人以为龙出入此潭。其间多蛟蜃,为行旅之患。滕子京作碑堤上,戒往来者使陆行”。
②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一》:石壁潭“下有龙湫,深不可测”。
英额门:
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