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人精神不振、懒散无力的样子。《醒世恒言》卷二七:“把那前后苦楚事,想了又哭,哭了又想。直哭得个有气无力,没情没绪。”巴金《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》:“他应了一声,有气无力地用他的手抚摩我的头,张开嘴对我笑笑。”亦作“有气没力”。叶圣陶《一桶水》:“‘就依你吧。’张老大有气没力地说。”
并列 形容委顿虚弱、精神不振。迟子建《鸭如花》:“王明有气无力地摇晃着脑袋哎哟叫着起了身。徐五婆见他这回确实像个绝症患者了,他面色萎黄,眼皮耷拉着,喘着粗气,似乎不日将西去了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人疲劳、衰竭,有声音而没力气;或形容人说话语音低沉,没有力量;亦指做事懒散,没有劲头。→无精打采 萎靡不振 死声活气 ↔精力过人 虎虎生气 精神焕发 精神抖擞。也作“有气没力”。
读父书:
借指幼承家学。明高启 赠马冠军诗: “一骑东方来,相逢新丰市。自言读父书,出身良家子。” 参见:○胶柱鼓瑟 述宾 引申为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语本礼记·玉藻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。”史记·廉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