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七年(前574),“公会尹武公、单襄公及诸侯伐郑, 自戏童至于曲洧”。即此。西汉置新汲县于此。
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七年(前574年):诸侯伐郑,“自戏童至于曲洧”,即此。
鞠水:
即菊水。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。汉书·地理志 弘农郡析县: “黄水出黄谷,鞠水出析谷,俱东至郦,入湍水。”颜师古注: “鞠水即今所谓菊潭也。”
历史地名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七年(前574),“公会尹武公、单襄公及诸侯伐郑, 自戏童至于曲洧”。即此。西汉置新汲县于此。
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七年(前574年):诸侯伐郑,“自戏童至于曲洧”,即此。
鞠水:
即菊水。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。汉书·地理志 弘农郡析县: “黄水出黄谷,鞠水出析谷,俱东至郦,入湍水。”颜师古注: “鞠水即今所谓菊潭也。”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