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校短推长”。谓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。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校短量长,惟器是适者,宰相之方也。”唐 冯宿《魏府狄梁公祠堂碑》:“婪伊侈谋,将易储皇。公陈不可,校短推长。”
见“较短量长”。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校短量长,惟器是适者,宰相之方也。”
容足地:
见“容身之地”。唐·白居易吾庐:“眼下营求~,心中准拟挂冠时。”
历史典故亦作“校短推长”。谓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。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校短量长,惟器是适者,宰相之方也。”唐 冯宿《魏府狄梁公祠堂碑》:“婪伊侈谋,将易储皇。公陈不可,校短推长。”
见“较短量长”。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校短量长,惟器是适者,宰相之方也。”
容足地:
见“容身之地”。唐·白居易吾庐:“眼下营求~,心中准拟挂冠时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