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汉时对散处巴郡、南郡境内诸少数民族(主要为廪君,即巴人后裔)的称呼。巴郡、南郡均战国秦时置,约当荆、梁、夔、巫之地。即今四川东北部、重庆大部与湖北襄樊以南,荆门、洪湖以西地区。
内阁侍读:
官名。清顺治六年1649定内三院官制,各院增设侍读各一人。康熙九年1670内三院改为内阁后,额设侍读满洲十人,蒙古、汉军、汉人各二人,秩正六品,例以内阁典籍、中书升任。分置于内阁各房,掌草拟文移及校
历史知识秦汉时对散处巴郡、南郡境内诸少数民族(主要为廪君,即巴人后裔)的称呼。巴郡、南郡均战国秦时置,约当荆、梁、夔、巫之地。即今四川东北部、重庆大部与湖北襄樊以南,荆门、洪湖以西地区。
内阁侍读:
官名。清顺治六年1649定内三院官制,各院增设侍读各一人。康熙九年1670内三院改为内阁后,额设侍读满洲十人,蒙古、汉军、汉人各二人,秩正六品,例以内阁典籍、中书升任。分置于内阁各房,掌草拟文移及校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