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竿、影草,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。佛教禅宗借以比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。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》:“有时一喝,如金刚王宝剑;有时一喝,如踞地金毛狮子;有时一喝,如探竿影草;有时一喝,不作一喝用。”宋 智昭《人天眼目.临济门庭》原注:“探竿,渔者具也。束鹈羽插竿头,探水中,聚群鱼于一处,然后以网漉之谓也。影草者,刈草浸水中,则群渔潜影,然后以网漉之,是皆渔者聚鱼之方便也。善知识于学者亦复如是。”
并列 探竿,渔具。束鹈羽插在竿头,探入水中,聚群鱼于一处,然后以网漉之。影草,刈草浸在水中,则群鱼潜影,然后以网漉之。佛教禅宗借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。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》:“有时一喝,如探竿影草。”△多用于教育方面。
叔宝清:
晋书.魏瓘传附卫玠传:“刘恢、谢尚共论中朝人士,或问:‘杜乂可方卫洗马不?’尚曰:‘安得相比,其间可容数人。’恢又云:‘杜乂肤清,叔宝神清。’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。”“叔宝”是晋代名士卫玠的字,此人气质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