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游为武城牢。子曰:‘女得人焉耳乎?’曰:‘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’”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澹台灭明,武城人,字子羽。少孔子三十九岁。”
偃,即子游。径,小路,捷径。春秋时,子游做武城邑宰,孔子问他是否得着了好人帮助。子游说,澹台灭明这个人非常正直,走路不抄小道,除了公事从不私下到我住的房间里来。不抄小道,是不贪小,不急躁性格的表露;非公不入,是不徇私情,不枉己的表现。故子游认为澹台灭明人品端正。
唐.张籍《省试行不由径》:“子羽有遗迹,孔门传旧声。”此举典事以切“行不由径”。
撚髭:
同“撚须”。明 凌濛初〈二刻拍案惊奇〉小引:“初刻支言俚说,不足供覆酱瓿,而翼飞胫走,较撚髭呕血、笔冢砚穿者,售不售反霄壤隔也。”清 李渔闲情偶寄.音律:“词人之能度曲者,世间颇少。其握管撚髭之际,大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