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
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

①汉代谒者台别称。参见“三台”。②刺史别称。《后汉书·谢夷吾传》:“寻功简能,为外台之表。”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:“《通典·职官·十四》:或谓州府为外台。即此。《魏志》,贾逵曰: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,故云台。”③宋代监司别称。宋诸路转运使、提点刑狱公事等,有监察辖区官员之权,其官署通称监司,号为外台。④金代提刑司别称。章宗设九路提刑司,除提点刑狱之事外,兼黜陟官吏,荐举人才,号称外台。⑤元代亦指行御史台。⑥明清按察使之别称。

  • 【外台】: 1.官名。 后汉 刺史,为州郡的长官,置别驾、治中,诸曹掾属,号为外台。后汉书·方术传上·谢夷吾:“﹝ 谢夷吾 ﹞爰牧 荆州 ,威行邦国……寻功简能,为外臺之表。”2.官名。兰台。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“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董遇 等,亦歷注经传,颇传於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魏鱼豢 魏略:“兰臺为外臺,秘书为内阁,臺、阁一也。”3.官名。 汉 因 秦 制,置谒者为外台。参见“ 三臺
  • 【外】: 外 wài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
  • 【台】: 台 (①台⑤臺,⑥檯⑦颱) tái 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

  • 录白:

    宋制,枢密院对有关军政问题,大事奏禀皇帝请示,小事拟定处理办法,请示可否,据皇帝旨意起草命令,以白纸录送门下省审复,而留其底稿。凡当面得旨称录白,皇帝书面批示奏章者称画旨。


    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祠部侍郎】祠部侍郎介绍,祠部侍郎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祠部侍郎】祠部侍郎介绍,祠部侍郎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祠部侍郎】祠部侍郎介绍,祠部侍郎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单雄信】单雄信介绍,单雄信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单雄信】单雄信介绍,单雄信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单雄信】单雄信介绍,单雄信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河兵】河兵介绍,河兵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河兵】河兵介绍,河兵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河兵】河兵介绍,河兵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王鉴】王鉴介绍,王鉴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王鉴】王鉴介绍,王鉴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王鉴】王鉴介绍,王鉴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郝桢】郝桢介绍,郝桢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郝桢】郝桢介绍,郝桢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郝桢】郝桢介绍,郝桢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外台】外台介绍,外台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命家】命家介绍,命家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命家】命家介绍,命家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命家】命家介绍,命家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