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书名。上行文。又称奏帖、折子。清朝中、后期高级职官向皇帝奏事时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文书。始行于康熙二、三十年代(或云创行于顺治时)。当时皇帝为准确了解下情,特命个别亲近臣僚用密折奏事,附于请安折内,专差送京,皇帝亲自拆阅批示。康熙五十年代以后,使用渐广。雍正(1723—1735)时开始普遍使用。至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改题为奏,废止题本后,遂成为唯一的奏陈文书。定制,在京文职京堂以上、武职副都统以上,在外文职布按二司以上、武职总兵以上、驻防总管城守尉以上,以及科道官等,均有递折之权。所上之折或及专差,或通过驿递直接送达宫廷,经奏事处呈进,皇帝亲自处理批示。凡经朱批之折,均发交原奏人执行,完毕后必须定期缴回内廷保存,同时,军机处均录副,以备发抄和存档。录副奏折每半月一包,是为“月折包”。少数奏折因事涉机密,或因内容系风闻无据,或因具奏人请求,皇帝不做批示,而留存宫中,谓之“留中”。留中折不录副,不发抄,过后以原折(一般裁去具奏人衔名)交军机处与录副奏折一起存档。
委署章京:
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,即尚未实授之章京。所设机构,均有额定人数。
历史官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