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jin

(臺) 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琊镇 (夏河城)东南十里琅琊山上,可望大海。《山海经》: “琅邪台在渤海间,琅邪之东。” 郭璞注: “今琅邪在海边,有山嶕峣特起,状如高台,此即琅邪台也。”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“二十八年,始皇东行郡县。……南登琅邪,大乐之,留三月。……作琅邪台,立石刻,颂秦德,明得意。” 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台在 (琅邪)城东南十里,孤立特显,出于众山,上下周二十里余,傍滨巨海。”
在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琅邪山上,面临黄海。秦始皇二十八年(前219年),出巡东游,建琅邪台和石碑于此。
【琅邪台】: 亦作“ 琅琊臺 ”。1.台名。 越王勾践 观台,在 琅邪 故城东南十里。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乃徙黔首三万户 琅邪臺 下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括地志云:‘ 密州诸城县 东南百七十里有 琅邪臺 , 越王句践 观臺也。臺西北十里有 琅邪 故城。’吴越春秋云:‘ 越王句践 二十五年,徙都 琅邪 ,立观臺以望 东海 ……’即 句践 起臺处。” 南朝齐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诗:“东限 琅
【琅邪】: 亦作“ 琅琊 ”。亦作“瑯琊”。 1.山名。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。孟子·梁惠王下:“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 ,遵海而南,放於 琅邪 。”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南登 琅邪 ,大乐之,留三月。”2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。 西晋 伐 吴 , 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,因名。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:“环 滁 皆山也,其西南诸峯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 琅邪 也。” 清 黄景仁 晓过
【台】: 台 (①台⑤臺,⑥檯⑦颱) tái 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
外底堡:
①即今甘肃静宁县。宋史·地理志三:德顺军“陇干,元祐八年,以外底堡置”。②北宋置,即今宁夏隆德县。元祐八年1093于此置陇干县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