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
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

官名。司隶,据《周礼·秋官》乃司寇属官。西汉武帝征和四年(前89)始置司隶校尉,秩二千石。初掌管理役使在中央诸官府服役的徒隶,领一千二百人,持节,亦捕治罪犯。后罢其兵,掌纠察京都百官及京师附近的三辅(京兆、左冯翊、右扶风)、三河(河东、河内、河南)、弘农七郡的犯法者,职权渐重。元帝初元四年(前45)去节。成帝元延四年(前9)省,哀帝即位后复置,改名司隶,隶大司空,位比司直。东汉仍名司隶校尉,秩比二千石,而威权尤重。凡宫廷内外,皇亲贵戚,京都百官,无所不纠,兼领兵,有检敕、捕杀罪犯之权。并为司隶州行政长官,辖前述七郡。治所在河南洛阳。光武帝特诏朝会时与御史中丞、尚书令并专席而坐,时号“三独坐”。属官有都官、功曹、别驾、簿曹、兵曹、部郡国等从事史十二员,假佐二十五员。三国魏沿置,先治弘农,后治河南,辖司州所属河南、河东、河内、弘农、平阳五郡,三品。蜀亦置,掌督察京师,但不典益州事,常以重臣兼领。西晋沿魏制,三品。东晋罢,其职归扬州刺史。十六国多置。北魏初亦置,旋罢,其职归司州牧、司州刺史。

  • 【司隶】: 官名。周礼秋官之属。 汉武帝 置司隶校尉,领兵一千二百人,捕巫蛊,督察大奸猾。后罢其兵,改察 三辅 、 三河 、 弘农 七郡。 哀帝 时称司隶, 东汉 复旧称,仍察七郡。 魏晋 以后沿用, 唐 废。参阅通典·职官十四。
  • 【校尉】: 军职名。据史记,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。项羽本纪载: 项梁 “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、候、司马。”又张耳陈馀列传载: 陈胜 “以 张耳 、 陈餘 为左右校尉。” 汉 代始建为常职,其地位略次于将军,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。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,亦有称校尉者。 隋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,地位逐渐降低。 明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,其地位尤低。参阅通典·职官十六、续通典·职官十六

  • 朴不花:

    ?—1364 一名王不花。元高丽人。与顺帝后奇氏同乡,以宦官入侍奇氏,极受宠幸,官至资正院使,掌管皇后之财赋。至正二十年1360太平罢相,与丞相搠思监、宣政院使脱欢等结党,左右朝政。二十三年,任集贤大


    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上海商团】上海商团介绍,上海商团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上海商团】上海商团介绍,上海商团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上海商团】上海商团介绍,上海商团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提举编修敕令所】提举编修敕令所介绍,提举编修敕令所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提举编修敕令所】提举编修敕令所介绍,提举编修敕令所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提举编修敕令所】提举编修敕令所介绍,提举编修敕令所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辰州府】辰州府介绍,辰州府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辰州府】辰州府介绍,辰州府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辰州府】辰州府介绍,辰州府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引年致仕】引年致仕介绍,引年致仕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引年致仕】引年致仕介绍,引年致仕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引年致仕】引年致仕介绍,引年致仕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大海寺】大海寺介绍,大海寺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大海寺】大海寺介绍,大海寺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大海寺】大海寺介绍,大海寺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司隶校尉】司隶校尉介绍,司隶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遗山先生文集】遗山先生文集介绍,遗山先生文集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遗山先生文集】遗山先生文集介绍,遗山先生文集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遗山先生文集】遗山先生文集介绍,遗山先生文集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