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jin

中医名词。又称十二经或十二正经。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经脉的合称。经络系统中的主体。包括手三阴经:手太阴肺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厥阴心包经;手三阳经: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;足三阳经: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;足三阴经: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。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、联络脏腑内外、沟通上下之功能,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,各条经络相互间有表里配合的关系。了解和掌握十二经脉的循环、功能和发展情况,对防病治病有重要意义。
【十二】: 1.十分之二。史记·高祖本纪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万,县隔千里之外, 齐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2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周礼·地官·载师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县都,皆无过十二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皆无过十二者……皆无过十而税二。”汉书·贡禹传:“商贾求利,东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岁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税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若有万钱为贾,则获二千之利。”3.形
【经脉】: 中医学名词。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。经络系统中直行的干线。素问·离合真邪论:“故天有宿度,地有经水,人有经脉。” 王冰 注:“经脉者,谓手足三阴三阳之脉。”灵枢经·本藏:“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,利关节者也。” 晋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:“经脉药石之艺,射御书计之术。”
乌鲁木齐事宜:
书名。清达林、龙铎撰。成书于嘉庆元年1796。叙述建制、兵制、官制、山川、城堡、屯田、古迹等。有抄本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