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穷是读书人的常事。 旧时勉人安贫乐道之语。语出《列子.天瑞》:“荣启期曰:‘贫者士之常也,死者人之终也,处常得终,尚何忧哉!’”《后汉书.独行传.范式》:“贫者士之宜,岂为鄙哉!”(宜:犹“常”。)唐.柳宗元《与李翰林建书》:“贫者士之常,今仆虽羸馁,亦甘如饴矣。”元.马致远《荐福碑》二折:“贫乃士之常。圣人道: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”明.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三:“凡为官须廉洁自持。贫者士之常。古人谓贫乏不能存,此是好消息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九回:“大人休如此说,贫乃士之常,不足为累。”
终天之慕:
谓终身羡慕。南朝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:“终天之慕,不续于短年;欷报之诚,思隆于永劫。”欷:抽咽声。隆:长。 偏正 终生思慕之情。南朝梁·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:“~,不续于短年,欷报之诚,恩隆于永劫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