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名词。佛教大乘有宗指由“种子”所产生的一切现象,是“种子”潜伏状态的显现,故名。包括七转识(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识),及与七转识相应的心所有法(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),七转识所变之“相分”(认识对象)、“见分”(认识主体)、三性(善性、恶性、非善非恶性)、三界(欲界、色6*界、无色6*界)、九地(欲界为一“地”,色6*界、无色6*界各有四“地”)等。但“现行”又能反作用于“种子”,使“种子”持续和增长,宇宙即依“种子”与“现行”相互作用、互为因果而周流不息。
张文虎:
1808—1885 清末南汇今属上海人,字孟彪,又字啸山,别号天目山樵。诸生。同治中入曾国藩幕。精于校勘,所校守山阁丛书、小万卷楼丛书,时称善本。有古今乐律考、舒艺室随笔、舒艺室诗存等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