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

明初儒士方孝孺的书斋。方孝孺(1357-1402年),字希直,又字希古,浙江宁海人。明初大儒宋濂的弟子。洪武时为汉中教授,建文时任侍讲学士。燕王朱棣起兵,当时朝廷发布的诏书和檄文大多出自于他的手笔。燕王攻入京师(今南京)后,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,孝孺誓死拒不草诏,慷慨就义,被灭十族(九族及其朋友和弟子),死者竟达800余人。孝孺举止端整,工于文章。每写出一篇,海内便争相传诵。他在任汉中教授的时候,每天与诸生讲论学问,不知疲倦。蜀献王(明太祖第十一子)听说孝孺的贤名后,就聘请他做嫡长子的老师,尊以特殊的礼节,并将他的书斋命名为“正学”,人们都称他为正学先生。

【出典】:

《明史》卷117《诸王列传二·蜀王椿传》3579页:“蜀献王椿,太祖第十一子,洪武十一年(1378年)封。十八年(1385年)命驻凤阳。二十三年(1390年)就藩成都。……既至蜀,聘方孝孺为世子傅,表其居曰‘正学’,以风蜀人。”《明史·方孝孺传》4017、4018页:“蜀献王闻其贤,聘为世子师。每见,陈说道德。王尊以殊礼,名其读书之庐曰‘正学’。”

  • 【正学】: 谓合乎正道的学说。 西汉武帝 时,排斥百家,独尊儒术,始以儒学为正学。史记·儒林列传:“ 公孙子 ,务正学以言,无曲学以阿世!” 宋李之彦 东谷所见·异端:“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,排斥异端。” 明宋濂 凝道记下:“ 秦汉 以来,正学失传。” 宋 初 孙复 、 胡瑗 、 石介 以尊 孔子 ,崇大学中庸,排佛、道为正学。 清黄宗羲 宋元学案·泰山学案:“ 宋 兴八十年, 安定胡
  • 【正】: 正 zhèng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
  • 【学】: 学 (學) xué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学生

  • 颠毛种种:

    左传.昭公三年:“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”杜预注:“种种,短也。自言衰老,不能复为害。”又国语.齐语:“班序颠毛,以为民纪统。”韦昭注:“颠,顶也。毛,发也。”后因以“颠毛种种”谓衰老。明 宋濂张侍


    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玉人车】玉人车解释,玉人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玉人车】玉人车解释,玉人车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玉人车】玉人车解释,玉人车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高才绝学】高才绝学解释,高才绝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高才绝学】高才绝学解释,高才绝学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高才绝学】高才绝学解释,高才绝学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抱关执钥】抱关执钥解释,抱关执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抱关执钥】抱关执钥解释,抱关执钥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抱关执钥】抱关执钥解释,抱关执钥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遮天迷地】遮天迷地解释,遮天迷地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遮天迷地】遮天迷地解释,遮天迷地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遮天迷地】遮天迷地解释,遮天迷地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掷米成丹砂】掷米成丹砂解释,掷米成丹砂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掷米成丹砂】掷米成丹砂解释,掷米成丹砂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掷米成丹砂】掷米成丹砂解释,掷米成丹砂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正学】正学解释,正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安邑送猪肝】安邑送猪肝解释,安邑送猪肝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安邑送猪肝】安邑送猪肝解释,安邑送猪肝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安邑送猪肝】安邑送猪肝解释,安邑送猪肝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