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楚墓群。分布于湖北当阳赵家湖南。1975至1978年间发掘的二百九十七座墓,分属于六个墓区,各墓区的墓葬在年代与墓主身份上有所不同。全部墓葬包括甲、乙、丙三类,其中以乙类为多。甲类墓均有棺椁,随葬青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。墓主属下层贵族;乙类墓墓坑较甲类墓小,部分有椁,随葬日用陶器,部分战国时期墓随葬仿铜陶礼器,其墓主属庶民;丙类墓墓坑窄小,无任何随葬品,墓主属更低的阶层。西周、春秋时期的甲、乙类墓多南北向,至战国时则以东西向居多。春秋时的甲类墓出青铜礼器,战国时则代之以仿铜陶礼器;西周、春秋时期的乙类墓主要出日用陶器,至战国时则多数亦代之以仿铜陶礼器,反映了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楚人葬制与礼制之变化。
" />
当阳赵家湖墓地出土的青铜鼎
乾隆京城全图:
又称清内务府京城全图。中国最早的一幅大比例尺北京实测地图。约绘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。纵1401厘米,横1303厘米,比例尺约合1:650。分裱为五十一帙。采用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表示方法,精确而形象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