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索隐暗的事情,做着怪迂的行径,以求名声。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孔子曰:‘索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为之矣。’”颜师古注:“《礼记》载孔子之言。索隐,求索隐暗之事,而行怪迂之道。”
并列 探索隐晦的事理,故作怪异的行为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孔子曰:‘ 索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为之矣。’”《礼记·中庸》朱熹集注:“索隐行怪,言探求隐僻之理,而过为诡异之行也。”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举凡旧日一应索隐行怪之习,荒谬妄诞之谈,自不戢而悉泯焉,岂不懿欤!”△贬义。用于指隐僻诡异之言行。→荒诞无稽 诡密多端 ↔光明磊落。 也作“素隐行怪”。
一微尘:
唐·白居易禽虫十二章:“应似诸天观下界,一微尘内斗英雄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