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
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

屯骑、越骑、步兵、长水、射声校尉合称。西汉武帝置中垒、屯骑、步兵、越骑、长水、胡骑、射声、虎贲八校尉,掌宿卫兵。东汉省中垒、胡骑、虎贲,余为北军五校,以五校尉领之。官显职闲,待遇优厚,多以皇族及亲近者居之,隶北军中候。三国魏、西晋隶领军(中领军),与中垒将军、武卫将军同领禁军宿卫兵,各立营,设属官。后宿卫之职主要由二卫、四军、骁骑等营担任,其职渐轻,或省营兵。东晋兴宁二年(364)罢。南朝宋永初元年(420)复置,用以安置勋旧,不领营兵,为侍从武官之职,齐、梁、陈因之。北魏员各二十人,北齐员各十人,隶左、右卫府,皆为无职事之散员官。

  • 【五校】: 1. 汉 时对步兵、屯骑、长水、越骑、射声五校尉的合称。 汉荀悦 申鉴·时事:“掌军功爵赏,小统於五校,大统於太尉。” 黄省曾 注:“五校者,一曰屯骑,二曰越骑,三曰步兵,四曰长水,五曰射声。俱掌宿卫兵,所谓大驾,卤簿、五校在前是也。”2. 西汉 末 高扈 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。见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。 南朝梁 末亦有号为“五校”的起义军。见陈书·高祖纪上。
  • 【尉】: 尉 wèi 古代官名,一般是武官:县尉

  • 杂历:

    历歷 明代以监生往各衙署历事制度。凡派往各衙门写本,或随同御史出巡者,称杂历。名额有定数,计各司写本,户部十名,礼部十八名,兵部二十名,刑部十四名,工部八名,都察院十四名,大理寺、通政司各四名;随御史


    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陶茂林】陶茂林介绍,陶茂林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陶茂林】陶茂林介绍,陶茂林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陶茂林】陶茂林介绍,陶茂林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香军】香军介绍,香军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香军】香军介绍,香军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香军】香军介绍,香军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宣统政纪】宣统政纪介绍,宣统政纪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宣统政纪】宣统政纪介绍,宣统政纪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宣统政纪】宣统政纪介绍,宣统政纪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州端】州端介绍,州端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州端】州端介绍,州端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州端】州端介绍,州端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高丽羌兵】高丽羌兵介绍,高丽羌兵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高丽羌兵】高丽羌兵介绍,高丽羌兵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高丽羌兵】高丽羌兵介绍,高丽羌兵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五校尉】五校尉介绍,五校尉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盝顶】盝顶介绍,盝顶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盝顶】盝顶介绍,盝顶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盝顶】盝顶介绍,盝顶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