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慌惶恐得失了常态。元孔齐《至正直记.罗太无高节》:“司徒称名大呼,以首触扃。从官偕至者,动以百骑,惊惶失色。”亦作“惊慌失色”。《三侠五义》第七三回:“看见开门,以为恶奴前来陷害,不由的惊慌失色。”
述补 惊吓恐慌得都失去了常态。元·孔齐《至正直记·罗太无高节》:“司徒称名大呼,以首触扃。从官偕至者,动以百骑,惊惶失色。”△常用作描写人因惊恐而改变了神色。→惊惶失措 ↔泰然自若。也作“惊慌失色”。
咬文嚼字:
原指词句上的细致斟酌。元代乔吉小桃红.赠刘牙儿曲:“含官泛征,咬文嚼字,谁敢嗑牙儿。”后转而指人迂执而不达事务。元曲杀狗劝夫:“哎,使不的你咬文嚼字。”亦用以形容卖弄文才,装腔作势的丑态。红楼梦第二十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