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秦代置,为少府副贰。西汉沿置,员六人,秩千石。东汉减为员一人,秩比千石。魏、晋、南朝宋皆七品。梁、陈为少府卿副贰,梁四班,陈八品、秩六百石。北魏前期置,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中,太和末罢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复置,为少府监佐官,亦称少府监丞,掌判监中日常公务,员二人,从五品。唐初员六人,从六品下,高宗、武则天及中宗时,随监名多次变动名称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)减为四人。北宋初为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,员一人,正八品,参领少府监事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)罢。辽金皆置,金代员二人,从六品。
厄鲁特蒙古:
又称额鲁特蒙古或卫拉特蒙古。清代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。国外学者泛称为“卡尔梅克”。其先系蒙元之斡亦刺,明之瓦剌。初分布于锡尔锡德河与叶尼塞河上游。经长期融合和吸收周围突厥语各族及东蒙古诸部成分,至明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