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眼看见,亲耳听到。宋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清 刘书年《刘贵阳说经残稿》:“以上各条,皆目见耳闻,访之贤父老,虽未必尽合机宜,可采者当亦不少。”亦作“目击耳闻”。鲁迅《而已集.黄花节的杂感》:“我又愿意知道一点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的情形,但一时也找不到目击耳闻的耆老。”
见“耳闻目睹”。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
陟罚臧否:
陟:升迁。罚:处罚。臧:褒奖。否:批评。指对人员的提拔、处罚、表扬和批评。三国.蜀.诸葛亮前出师表: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 并列 赏罚褒贬。语出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:“宫中府中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