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规定台湾番族(今高山族)村社占有的土地。清初汉人不断侵垦番社土地,时有纠纷,雍正五年(1727)巡台御史尹泰奏立社田。大社留给水旱土地五百甲(每甲合十一亩三分一厘),中社四百甲,小社三百甲,作为各社耕猎之地,树立界碑,不准侵垦。
高阿那肱:
?—580 北齐善无今山西左云西人。胡族。初随高欢,以功迁武卫将军。为武成帝高湛所爱重,又取悦幸臣侍中和士开。后主时,累迁并州尚书省左仆射,封淮阴郡王。武平四年573,总知内外军政,位至右丞相。七年,
历史知识清代规定台湾番族(今高山族)村社占有的土地。清初汉人不断侵垦番社土地,时有纠纷,雍正五年(1727)巡台御史尹泰奏立社田。大社留给水旱土地五百甲(每甲合十一亩三分一厘),中社四百甲,小社三百甲,作为各社耕猎之地,树立界碑,不准侵垦。
高阿那肱:
?—580 北齐善无今山西左云西人。胡族。初随高欢,以功迁武卫将军。为武成帝高湛所爱重,又取悦幸臣侍中和士开。后主时,累迁并州尚书省左仆射,封淮阴郡王。武平四年573,总知内外军政,位至右丞相。七年,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