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称阴阳五行家。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。因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。此派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机祥的统治阶层,一说出自齐燕巫祝方士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。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,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。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原素组成,其间有相生和相胜(克)两大定律,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。邹衍综合二者,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,把五行的属性释为“五德”,创“五德终始说”,并以之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,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。汉董仲舒将阴阳家思想与思孟学派之“天人合一”说结合,建立以“天人感应”为特征的新的正统神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,已全部散佚。成于战国后期的《礼记·月令》,有人认为是阴阳家的作品。《管子》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。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、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、《史记·封禅书》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。
季皋:
即“高柴”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