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名石窟净土寺,清改今名。简称石窟寺。位于今河南巩义市西北洛河北岸断崖上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)创建,一说普泰元年(531)开凿。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以及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今存石窟五孔。西部洞窟外尚有许多唐代小佛龛。佛窟造型全为垂直方形,均有塔柱。顶作方形藻井,上有飞天、卷草、莲花和小坐佛等图案。变化繁复,富有巧思。雕像有《帝后礼佛图》,为浮雕二十多幅,精美完整。西部佛洞外壁有一唐代小龛,刻释迦及佛门弟子等群像,错落有致。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" />
巩县石窟第一窟帝后礼佛浮雕
避潮墩:
又称救命墩。苏北沿海滩涂上修筑的防止海潮的土墩。乾隆盐城县志卷十五筑墩防潮议:“滨海之地,最苦海潮……飓风飙发,潮汛暴起,倏忽水高丈余,庐舍人民,立时淹没。浮尸积体,伤心惨目……防潮之道不可不函讲也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