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

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伯夷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恶声;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。治则进,乱则退;横政之所出,横民之所止,不忍居也。思与乡人处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。当纣之时,居北海之滨,以待天下之清也。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汉.司马迁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二子也。父欲立叔齐,及父卒,叔齐让伯夷。伯夷曰:‘父命也。’遂逃去。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。……武王载木主,号为文王,东伐纣。伯夷、叔齐叩马而谏曰:‘父死不葬,爰及干戈,可谓孝乎?以臣弑君,可谓仁乎?’……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及饿且死,作歌。……遂饿死于首阳山。”

夷、齐,即孤竹君之二子伯夷、叔齐,在封建社会中,他们被认为是两个有高尚操守的人。后以“夷齐”喻高洁之人。

唐.元稹《立部传》:“奸声入耳佞入心,侏儒饱饭夷齐饿。”唐.于濆《古征战》:“苟非夷齐心,岂得无战争。”

  • 【夷齐】: 伯夷 和 叔齐 的并称。孔丛子·陈士义:“ 夷齐 无欲,虽 文武 不能制。” 唐李白 梁园吟:“持盐把酒但饮之,莫学 夷齐 事高洁。” 廖仲恺 有感诗:“扣马 夷齐 思止暴,亡羊 臧谷 共伤时。”参见“ 夷叔 ”。
  • 【夷】: 夷 y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
  • 【齐】: 齐 (齊) qí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

  • 飞土逐宍:

    宍:古“肉”字。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。汉.赵晔吴越春秋.勾践阴谋外传:“歌曰:‘断竹续竹,飞土逐宍。’”亦作“飞土逐肉”。清.纪昀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五:“夫飞土逐肉,儿戏之常。”


    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海内无双】海内无双解释,海内无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海内无双】海内无双解释,海内无双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海内无双】海内无双解释,海内无双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镜台峤】镜台峤解释,镜台峤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镜台峤】镜台峤解释,镜台峤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镜台峤】镜台峤解释,镜台峤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渔翁劝三闾】渔翁劝三闾解释,渔翁劝三闾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渔翁劝三闾】渔翁劝三闾解释,渔翁劝三闾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渔翁劝三闾】渔翁劝三闾解释,渔翁劝三闾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漫天匝地】漫天匝地解释,漫天匝地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漫天匝地】漫天匝地解释,漫天匝地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漫天匝地】漫天匝地解释,漫天匝地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劝惩】劝惩解释,劝惩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劝惩】劝惩解释,劝惩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劝惩】劝惩解释,劝惩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夷齐】夷齐解释,夷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殡攒】殡攒解释,殡攒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殡攒】殡攒解释,殡攒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殡攒】殡攒解释,殡攒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