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书.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孔颖达疏:“此是战时牛马,放牧之,示天下不复乘用。”
周武王伐商纣之后,把作战用的牛马放归牧于山野,表示不再乘用。后因为罢战休兵的典故。
元.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刘驾》:“时国家复河、湟,故地有归马放牛之象。”唐.杜甫《有感五首》其二:“大君先息战,归马华山阳。”(见《全唐诗》)
并列 将战时所用的牛、马放牧在田野原野之中。比喻停止战争,不再用兵。语本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刘驾》:“时国家复河、湟,故地,有归马放牛之象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写治理、太平。→偃武修文
颜渊不舍:
北魏.郦道元水经注.淇水:“东屈迳朝歌城南……晋灼曰:‘史记.乐书:纣为朝歌之音,朝歌者,歌不时也。故墨子闻之,恶而回车,不迳其邑。’论语撰考谶曰:‘邑名朝歌,颜渊不舍,七十弟子掩目,宰予独顾,由蹷堕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