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明清宦官衙门之一。掌造各项军器及御用锤、钳、针、剪之类,故又有小御用监之称。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置。设正五品大使一人为主官,下设左、右副使各一人佐之。所属有火药局、军器库等。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清初称“鞍楼”,设三旗侍卫三人司其事。顺治十一年 (1654)仍改兵仗局,为十三衙门之一。设总辖司之,下设左、右佐辖各一人佐之。后俱裁省。十八年,重立内务府,遂改称武备院。
内阍史:
流外女官名。唐置,属内侍省宫闱局,员额二十人,掌承传诸门,出纳管钥。
历史官职官署名。明清宦官衙门之一。掌造各项军器及御用锤、钳、针、剪之类,故又有小御用监之称。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置。设正五品大使一人为主官,下设左、右副使各一人佐之。所属有火药局、军器库等。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清初称“鞍楼”,设三旗侍卫三人司其事。顺治十一年 (1654)仍改兵仗局,为十三衙门之一。设总辖司之,下设左、右佐辖各一人佐之。后俱裁省。十八年,重立内务府,遂改称武备院。
内阍史:
流外女官名。唐置,属内侍省宫闱局,员额二十人,掌承传诸门,出纳管钥。
历史官职历史官职【大崇恩福元寺规运都总管府】大崇恩福元寺规运都总管府介绍,大崇恩福元寺规运都总管府什么官 >> 历史官职【大崇恩福元寺规运都总管府】大崇恩福元寺规运都总管府介绍,大崇恩福元寺规运都总管府什么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