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】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解释,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来历出处


捉贼要拿到赃物,捉奸要抓住男女双方。 表示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语出元.李寿卿《伍员吹6*箫》一折:“常言道: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。看你这个嘴脸,敢要和我打人命官司,也须得个见证人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.简帖和尚》:“大尹叫将皇甫殿直来,当厅问道:‘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’,又无佐证,如何断得他罪?’”也引作〔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〕。《水浒全传》二六回:“自古道:‘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,杀6*人见伤’。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有,你又不曾捉得他奸,如今只凭这两个言语便问他杀6*人公事,莫非忒偏向么?”《喻世明言.任孝子烈性为神》:“张员外道:‘你且忍耐,此事须要三思而行。自古道: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。倘或不了事,枉受了苦楚。’”


其他 比喻认定罪名必须有证据。[例]素来,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,如今空口无凭,如何定罪?△多用于议论证据方面。


润毫:

同“润笔”。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唐 卢言卢氏杂说:“唐宰相王璵好与人作碑志,有送润毫者,误扣右丞王维门。”


  • 历史典故【身败名隳】身败名隳解释,身败名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身败名隳】身败名隳解释,身败名隳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身败名隳】身败名隳解释,身败名隳来历出处...

  • 历史典故【悬断是非】悬断是非解释,悬断是非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悬断是非】悬断是非解释,悬断是非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悬断是非】悬断是非解释,悬断是非来历出处...

  • 历史典故【羹墙之悲】羹墙之悲解释,羹墙之悲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羹墙之悲】羹墙之悲解释,羹墙之悲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羹墙之悲】羹墙之悲解释,羹墙之悲来历出处...

  • 历史典故【包揽词讼】包揽词讼解释,包揽词讼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包揽词讼】包揽词讼解释,包揽词讼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包揽词讼】包揽词讼解释,包揽词讼来历出处...

  • 历史典故【企伫之心】企伫之心解释,企伫之心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企伫之心】企伫之心解释,企伫之心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企伫之心】企伫之心解释,企伫之心来历出处...

  • 历史典故【万室之国】万室之国解释,万室之国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万室之国】万室之国解释,万室之国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万室之国】万室之国解释,万室之国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