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汾州置。治义川县(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。唐移治今宜川县,宋改名宜川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贞观后属关内道。北宋初属陕西路,后属永兴军路。金属鄜延路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并入宜川县。
皇朝礼仪图式:
书名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敕修,二十八卷。分祭器、代器、冠服、乐器、卤簿和武备六类。绘制器物图形,并加说明。有清刻本。
历史知识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汾州置。治义川县(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。唐移治今宜川县,宋改名宜川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贞观后属关内道。北宋初属陕西路,后属永兴军路。金属鄜延路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并入宜川县。
皇朝礼仪图式:
书名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敕修,二十八卷。分祭器、代器、冠服、乐器、卤簿和武备六类。绘制器物图形,并加说明。有清刻本。
历史知识历史词典【诗三家义集疏】诗三家义集疏介绍,诗三家义集疏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诗三家义集疏】诗三家义集疏介绍,诗三家义集疏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