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jin

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峤南悉平。”唐李贤注引《广州记》:“援到交阯,立铜柱,为汉之极界也。”事又见《南史.夷貊上》。
东汉马援曾平定交阯,封伏波将军。他在交阯立二铜柱,作为汉朝南部国界的标志。后因用为咏马援功绩之典。
唐.杜甫《渚将五首》其四:“回首扶桑铜柱标,冥冥气祲未全销。”
又《送容州中丞赴镇》:“莫教铜柱北,空说马将军。”李瀚《蒙求》:“伏波标柱,博望寻河。”
【马援】: 马援前14-后49 : 东汉大将。字文渊,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。光武帝时任陇西太守,率军击败羌人。后被封为伏波将军。曾以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”自誓,出征匈奴、乌桓。后以六十二岁高龄出征武陵“五溪蛮”,病死军中。
【铜柱】: 1.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。史记·孝武本纪:“其后则又作 栢梁 、铜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属矣。” 明何景明 易水行:“手持匕首摘铜柱,事已不成空駡倨。”新民晚报1990.8.5:“白玉般的础石上耸立着粗大的铜柱。”2.神话传说中的天柱。神异经·中荒经:“ 崑崙之山 ,有铜柱焉,其高入天,所谓天柱也。”3.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。后汉书·马援传“嶠南悉平” 李贤 注引 晋顾微 广州记:“ 援
笼纱诗:
源见“碧纱笼”。指名人题壁诗。清 薛时雨百字令.题戚砥斋明经拈花图词:“北地胭脂容易冷,剩有笼纱诗在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