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jin

官名。汉武帝初置。为北军八校尉之一,秩二千石,戌卫京师,兼任征伐,有丞、司马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载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,外掌西域,或谓“西域”当作“四城”。东汉省。
官名,汉武帝置,掌北军垒门内,外掌西域。秩二千石。东汉省,置北军中候,掌监五营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》。
【中垒】: 西汉 有中垒校尉,掌北军营垒之事, 东汉 省。 刘向 曾任此职,后世因以“中垒”称之。 唐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:“宗室 刘中垒 ,文场 谢客儿 。” 清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二四:“列传不参 中垒 法,当时选政笑 颜殷 。”
【校尉】: 军职名。据史记,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。项羽本纪载: 项梁 “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、候、司马。”又张耳陈馀列传载: 陈胜 “以 张耳 、 陈餘 为左右校尉。” 汉 代始建为常职,其地位略次于将军,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。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,亦有称校尉者。 隋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,地位逐渐降低。 明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,其地位尤低。参阅通典·职官十六、续通典·职官十六
关防:
明清印信之一。形制长方,阔边朱文。明洪武1368—1398年间创制。朱元璋为防止群臣予印空白证明,改用半印,以便拚合验对。取“关防严密”之意,故名。清朝部分官员用印,而临时性机构或办理财经、工程事务
历史官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