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州(今山东鄄城)人。为吏号称知法。尝言杀6*人者死,伤人者刑,先王不易之典,至于故杀,初无杀意,须其已死,乃有杀名;苟无杀名而用杀法,则与谋杀何以辨别?近世赦令,杀6*人已伤未死者,皆得原减,实非律意。朝廷以为是,皆著为令。
孙勷:
清山东德州人,字子未,一字予未,号莪山,一号诚斋。康熙二十四年进士,历任大理寺少卿,通政司参议。性孤高简傲,工诗文。有鹤侣斋集。
历史人物濮州(今山东鄄城)人。为吏号称知法。尝言杀6*人者死,伤人者刑,先王不易之典,至于故杀,初无杀意,须其已死,乃有杀名;苟无杀名而用杀法,则与谋杀何以辨别?近世赦令,杀6*人已伤未死者,皆得原减,实非律意。朝廷以为是,皆著为令。
孙勷:
清山东德州人,字子未,一字予未,号莪山,一号诚斋。康熙二十四年进士,历任大理寺少卿,通政司参议。性孤高简傲,工诗文。有鹤侣斋集。
历史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