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唐李频撰。一卷,诗一百九十五篇。频曾官建州刺史。建州东南有梨山,频于建州有治绩,郡人建祠山中,且尊山为岳,因以名集。宋嘉熙三年(1239)金华王埜雕版成书。元明时,皆有刻本。《四部丛刊三编》依元至元影写本《梨岳诗集》影印,并有增补。
浅深浅中耕法:
又称深浅之法。一种由浅入深,由深转浅的中耕方法。最早见于齐民要术·杂说。第一遍锄,未可全深;第二遍,唯深是求;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;第四遍较浅。此法一直沿用至清,杨屾知本提纲有较详阐述参见“浅耕灭茬”
历史知识书名。唐李频撰。一卷,诗一百九十五篇。频曾官建州刺史。建州东南有梨山,频于建州有治绩,郡人建祠山中,且尊山为岳,因以名集。宋嘉熙三年(1239)金华王埜雕版成书。元明时,皆有刻本。《四部丛刊三编》依元至元影写本《梨岳诗集》影印,并有增补。
浅深浅中耕法:
又称深浅之法。一种由浅入深,由深转浅的中耕方法。最早见于齐民要术·杂说。第一遍锄,未可全深;第二遍,唯深是求;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;第四遍较浅。此法一直沿用至清,杨屾知本提纲有较详阐述参见“浅耕灭茬”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