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名。清龚自珍著。为其早期经济思想之代表作。认为社会治乱根源于社会财富分配状况,指出:“浮不足之数相去愈远,则亡愈速;去稍近,治亦稍速。千万载治乱兴亡之数,直以是券矣。”强调“贫富不相齐”最终导致“丧天下”,故提出“有天下者,莫高于平之之尚也”,主张“操其本源,与随其时而剂调之”,不使贫富过于悬殊。收入道光三年(1823)自刻本《定盦文集》与诸本《龚定盦全集》。
场师:
掌治场圃的小吏。见于战国。孟子·告子上:“今有场师,舍其梧槚,养其樲棘,则为贱场师焉。”赵岐注:“场师,治场圃者。场以治谷;圃,园也。梧、桐、槚、梓,皆木名;樲棘,小棘,所谓酸枣也。言此以喻人舍大养
历史知识